如果說,在過去許多人對展貿一體化平臺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概念上,那么,在剛剛結束的33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上,名家具展的展貿一體化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東莞的展貿一體化模式脫胎于意大利米蘭家具展以及美國高點家具展,逐步形成了依托產地辦展的特色展貿一體化模式。
展貿一體化模式的優勢從這屆展會上名家居世博園的表現可以看出端倪。僅僅開業不到一年時間,名家居世博園作為名家具展9號館第二次參加名家具展,便迅速引發關注。不但專業觀眾前往看展的數量大增,而且慕思寢具、迪信家具等知名家具品牌也都將展會期間的重頭活動選址在名家居世博園舉行。不少在名家居世博園參展的企業發現,在這樣的展貿一體化平臺參展可以大幅降低參展成本。
在筆者看來,家具展貿一體化平臺正在發揮產業發展“加速器”的作用。不但加入展貿一體平臺的貿易端將獲得快速成長,而且整個家具產業鏈也都將因此受惠。
近年來,除了東莞厚街之外,北京、上海等地也曾出現過試圖依托展會打造家具產業展貿一體化平臺的嘗試,但最終都并沒有獲得成功。
東莞厚街能夠成功打造家具展貿一體化平臺,原因不但在于東莞名家具展的影響力,也在于展貿一體化平臺要求參與者是品牌廠商而非經銷商,否則極難真正發揮出展貿一體化的優勢。家具產業基礎深厚的東莞有著大量的家具品牌聚集,推動展貿一體化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可謂是事半功倍。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便認為,名家具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展貿一體化”平臺,而這一平臺的成功搭建,得益于東莞深厚的家具產業基礎。僅僅是厚街在名家具展館旁規劃建設了全長5公里的家具大道。整個家具產業鏈從原材料采購、機械設備、零配件加工及供應、成品裝配到營銷、配送、資訊、設計都實現了專業化,成為全國家具集散地和輻射源。大到一塊板材,小到一顆螺絲釘。在厚街可以找到家具制造所需任何材料。
同樣重要的是,厚街周邊有大量家具企業和知名品牌總部聚集。僅僅是厚街便有家具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家具類自主品牌2000多個,其中獲得省級以上名牌名標18件。據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底,厚街鎮共有規模以上家具企業25家,實現年產值41億元。更重要的是,厚街家具產業集群并非“孤軍作戰”。東莞全市共有超過1000家規模以上家具企業,周邊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也同樣有大量家具企業不斷壯大。
在筆者看來,對于展貿一體化平臺的“加速效應”,家具產業應該借助這一優勢大做文章。一方面,家具品牌可以更好地借助展貿一體化平臺加速品牌的發展和轉型;另一方面,政府和行業協會可以基于展貿一體化平臺,加大投入延伸和完善產業鏈條。相對而言,家具業態已經占領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的現狀下,家具展貿一體化平臺的優勢難以向其他行業復制。因此,傾注更多的資源將家具產業的模式優勢和聚集效應進一步夯實,無疑是一個更為現實的選擇。